青海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航天二院二十三所生产的“天河工程”专用WR-KuKa型双频段云雨监测雷达在青海大学调试四周之后,近日顺利通过青海大学及青海省财政厅验收。

“天河工程”由我校校长王光谦院士领导,青海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科技攻关,是我校“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之一。该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进行“天河工程”作业的前提条件是有一组精确的监测平台。云雨监测雷达作为“天河工程”监测平台的一部分,与多源卫星等其他监测手段相结合,为“天河工程”作业前期提供试验方案依据、作业期间全程记录,并为后期效果及影响评估提供数据。
云雨监测雷达采用车载式结构,由雷达设备和半挂载车两大部分组成,为我国首部双频段、双极化、双通道毫米波气象雷达。它采用 Ka/ Ku双频段、全固态、单发双收线极化、全相参脉冲多普勒体制,兼顾Ka频段与Ku频段分别在云、雨等气象目标测量上的优势,利用云和降水对电磁波的散射作用,对100KM范围内云、雨的空间位置与分布、回波强度、径向速度、速度谱宽和双极化参数等进行定量探测,能够获取目标的形状、相态和空间取向等特征。
云雨监测雷达的研制成功并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天河工程”现场监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场监测工作高效推进,雷达随后将运往“天河工程”现场实验基地。“天河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短缺现状、开拓黄河流域水资源来源、保护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及促进整个黄河流域经济社会腾飞具有重大作用。